你的网站真的会"做生意"吗?聊聊那些不为人知的营销型网站秘密
朋友啊,最近可被一个做小生意的老同学问倒了。他神神秘秘给我看花三万块做的企业官网,首页轮播图上硕大的"诚信经营"四个字晃得我眼晕。"每天就十几个访问量,你说这网站是不是中看不中用?"他挠头的模样让我想起五年前自己踩过的坑——那时候我也以为网站就是个电子版宣传册。
流量≠钞票的残酷现实
说真的,现在还有太多人存在这样的误区。上次看到个做烘焙的工作室,网站做得跟杂志内页似的,漂亮是真漂亮,可翻遍整个页面愣是找不到"在线预订"按钮在哪里。他们的老板还特别骄傲地说:"我们追求的是艺术感"。哎呀,我的亲娘诶,网站又不是挂在美术馆里展览的!
这种案例我见得太多了: - 首页放领导握手照片占半个屏幕 - 产品介绍写得像学术论文 - 联系方式藏在网站地图里 - 最要命的是,整个网站压根没考虑过"怎么让访客掏钱"
你说气人不气人?花大价钱做个网站,结果成了个会喘气的摆设。
营销型网站的三根肋骨
后来我跟做运营的朋友喝酒聊天,他一句话点醒我:"普通网站是名片,营销型网站是销售员"。这话糙理不糙啊!仔细琢磨,好的营销型网站至少得有三把刷子:
第一把:钩子要够狠
还记得前年我给老家民宿 redesign 的那个案例吗?原先他们的banner写着"某某民宿欢迎您",改成了"距离网红打卡点200米的秘密花园",预定率直接翻倍。看,用户才不关心你是谁,他们只想知道"这关我什么事"!第二把:动线要够滑
有个做少儿编程的朋友,原先网站要点击五六次才能到报名页面。后来我们做了个热力图分析,发现80%的用户在第三步就溜了。现在?把试听课报名框做成了"粘性悬浮窗",转化率提升了47%。这就跟超市把口香糖放在收银台一个道理——别让顾客思考!第三把:信任要够厚
上次帮一个做有机食品的客户改版,特意在详情页加了这么几样东西: - 农场实拍短视频(带日期水印) - 检测报告高清扫描件 - 用户评价带购买记录截图 结果你猜怎么着?客单价提高了30%!现在人精着呢,光喊"我们最好"谁信啊?那些容易踩的坑
不过啊,做营销型网站也不是简单地堆砌卖点。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,有个卖保健品的网站,每个按钮都在闪烁跳"立即抢购",整个页面跟霓虹灯似的。这种就属于用力过猛,看着跟诈骗网站没啥区别。
还有个常见的误区是把官网做成"杂货铺"。有个做服装定制的客户,非要把二十年来的所有案例都堆在首页,密密麻麻跟蚂蚁搬家似的。后来我们做减法,只保留三大王牌系列,反而咨询量上去了。有时候啊,少即是多。
数据会说话
去年帮一个教育机构做网站迭代时,我们做了个有趣的AB测试:A版用"行业领军品牌"作为主标语,B版直接写"让孩子的作文提高一个档次"。结果B版的留资量是A版的2.3倍!这事儿特别有意思——用户要的不是你的奖状,而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。
再透露个小秘密:我们发现在移动端把咨询按钮做成微信绿色的样式(虽然有点那啥),点击率能提升15%。这些细节啊,就跟超市货架摆放一样有讲究。
写在最后
说到底,营销型网站不是技术活,而是心理学活。它得像个经验丰富的柜台伙计,知道什么时候递话头,什么时候亮王牌。下次你再看到自己的网站时,不妨假装是个着急上火的路人:三秒钟内能找到想要的东西吗?看完会有掏钱的冲动吗?
哦对了,我那个老同学最后把网站改成了"解决小型仓库管理三大痛点"的主题,现在每个月能通过网站成交十来单。上周还特意请我吃了顿火锅——要我说啊,这顿饭该他的网站请!